计算机网络-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主要是为了有效的转发IP数据报已经提高IP数据报交付成功
ICMP差错报文的种类
- 终点不可达
- 源点抑制
- 时间超时
- 参数问题
- 重定向
ICMP的应用
1.分组网间探测(PING)
使用ping来测试主机或者路由器的连通性
2.跟踪路由
traceroute和tracert:探测IP数据报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需要经过哪些路由器
- UNIX版中,具体使用
traceroute
,其在运输层使用UDP协议,在网际层使用ICMP。报文类型只有差错报告报文 - Windows版中,具体使用
tracert
,其在应用层直接使用网际层ICMP,使用了回答请求和回答报文和差错报告报文
文章作者: Joohwa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Joohwan!
相关推荐

2024-04-21
计算机网络-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
计算机网络-虚拟专用网和网络地址转换虚拟专用网(VPC) 因为这看起来像是点对点的通信,所以也称之为IP隧道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NAT)在NAT路由器上将其内部专用地址,转化为IP 基本的NAT方法 这种模式下,弊端是需要主机轮番使用转换器上的 全球地址 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这种模式,全程为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NAPT)

2024-04-20
计算机网络-IP多播
计算机网络-IP多播多播(Muliticast),也称为组播,是实现了“一对多”通信技术。 IP多播地址和多播组IP多播地址依赖于IP多播地址,D类地址,一般称呼为多播地址。 前面固定为:1110 范围是:224.0.0.0-239.255.255.255 局域网的硬件多播局域网支持硬件多播: 实现:IPV4地址映射为硬件多播地址 但是多播MAC是25bit相同,而IPV4只有23bit,所以可能出现相同的 因特网上IP多播IP多播在因特网上实现, 就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的转发。多播路由器必须按照IP多播地址转发到多播组的局域网下。 所以出现了IGMP来实现IP的路由多播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GMP有三种报文类型: 成员报告报文 成员查询报文 离开组报文 工作原理1.加入多播组 IGMP成员报告报文中包含加入多播组的地址 IP多播数据报的目的地址也是加入IP多播组的地址 在这个过程中,多播路由器通过维护多播组列表,记录该路由器已知道的直连的各个网络中多播组成员的多播组地址,多播路由器只关心自己网络的多播地址 2.监视多播组的成员变化多播路由器默认125s发送查询IG...

2024-04-18
计算机网络-路由选择协议
计算机网络-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协议主要分为俩类: 静态路由选择:采用人工配置的方式给路由器添加网络路由、默认路由和特定路由等路由条目 动态路由选择:路由器通过路由协议子哦对那个获取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协议(RIP)RIP(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来衡量到底目的网络的距离 RIP将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 RIP将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的距离定义所经给的路由器+1 RIP允许一条路由器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16,RIP不可达 RIP会优先选择距离小的链路 RIP在网络拥有多条相等距离的情况下,会进行负载均衡 三个重要特点: RIP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RIP交换的是路由器的路由表 RIP通过周期性交换,更新路由表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是一种在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为互联网开发的,用于替代RIP(路由信息协议)。它的工作原理基于Dijkstra算法,也被称为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 边界网关协议(BGP)属于外部...

2024-04-17
计算机网络-IPV4
计算机网络-IPV4分类编址的IPV4主要方法: 通过划分32Bit的IPV4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网络号:标记主机(或路由器的)的接口所连接到的网络 主机号: 标记主机(或路由器) 主要有五类地址: A类地址:网络号8bit,主机号24bit,网络号的第一位固定为0 B类地址:网络号16bit,主机号16bit,网络号前俩位为10 C类地址:网络号24bt,主机号8bit,网络号前三位110 D类地址,多播地址,前面四位1110 E类地址:保留地址,前面四位1111 特点: A、B、C类地址才分配给主机(路由器) 主机号全0是网络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路由器) 主机号全1是广播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路由器) A类地址 最小网络号:1.0.0.0 最大网络号:126.0.0.1 全0保留地址,所以00000001(1.0.0.0)是最小网络号 01111111(127.0.0.1),是本地回环地址,不能指派 本地最小回环测试地址:127.0.0.1 本地最大回环测试地址:127.255.255.254 01111110(126.0.0.0),...

2023-07-04
面试八股文-计算机网络篇
面试八股文-计算机网络篇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协议概述OSI七层模型协议 帧结构 各层级之间的作用网络层: 关键协议:IP协议、ICMP协议 主机之间的通信,目的是向上提供简单灵活、无连接的、最大努力的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不需要建立连接 每个数据报单独路由 每个数据报有完整的目标地址 不提供可靠的连接 到达终点可能无序 每终点进行差错控制 传输层: 关键协议:TCP协议、UDP协议 主机间进程之间的通信,向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屏蔽下面的核心网的网络细节,使得面向传输层编程就像二个主机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一样 传输层使用TCP协议的时候,这个逻辑通信信道是可靠的,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 应用层: 关键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DNS 定义了运行不同端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如何互相传递报文 提供了不同应用之间的通信 TCP/IP四层协议 HTTP版本的演进graph LR A(HTTP0.9/1991) B(HTTP1.0/1996) C(HTTP1.1/1997) ...

2024-04-20
数据结构-队列
数据结构-队列队列(queue)是一种遵循先入先出规则的线性数据结构。顾名思义,队列模拟了排队现象,即新来的人不断加入队列尾部,而位于队列头部的人逐个离开 基于链表的队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package queueimport "container/list"type linkedQueue struct { data *list.List}func NewLinkedQueue() *linkedQueue { return &linkedQueue{ data: list.New(), }}func (q linkedQueue) push(value int) { q.data.PushBack(value)}func (q linkedQueue) pop(value int) any { if q.isEmpty() { re...
评论